首页- 廉政建设- 宣传教育
廉政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之六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发布时间:2019-03-04

来源:

阅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的重大部署。在今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三次全会工作报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2019年一项重要任务。这些要求既彰显了我们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更是对亿万人民群众作出的神圣庄严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翻开三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200多次提到“人民”,“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关键词。

  纪检监察工作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政治工作,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总结改革开放40年纪检监察工作认识和体会,其中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体会源于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也源于纪检监察工作的丰富实践。

  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开展反腐败斗争,本质上是严肃的政治工作,为的是赢得党心民心。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防范和纠正什么,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为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整治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把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让老百姓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就在身边,自己的事有人管,说到底就是维护群众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提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求惩治腐败既向党员领导干部发力,又向群众身边挺进,明确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战略举措。

  “微腐败”可能成为“大祸害”,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要坚决亮剑。2017年11月至2018年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73.1万人,其中违纪违法金额超过100万元的8100余人。2018年,全国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3.5万件,处理30.9万人。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只有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持续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惩处力度,为人民群众站好岗放好哨,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各级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民立场,抓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关键,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治理重点、工作原则和工作措施,对全系统专项治理工作作出部署。2018年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中央纪委常委就带队到困难矛盾集中、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方调研,沉到乡镇村屯找问题、摸情况、突击检查。

  党中央决定将第二轮巡视确定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巡视组加强重点监督、及时纠正偏差,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键问题,以专项巡视成果促进精准脱贫攻坚。

  推动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到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清卡行动”,严肃查处个别干部利用扶贫“一卡通”套取特困群众生活救助资金、挪用特殊困难儿童补助款问题。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力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严厉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工作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问责,为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春风化雨、润泽民生。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侵蚀群众利益,群众反映最为强烈。各级纪委监委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作为关注重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018年5月,中央纪委通报曝光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对抓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地方和单位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

  一年来,各级纪委监委严厉惩治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低保养老、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在落实惠民政策过程中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

  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各级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在深挖“保护伞”方面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

  2018年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找准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结合点,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执纪执法,严肃查处一批利用宗族或黑恶势力欺压群众、为涉黑涉恶活动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

  2018年7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全面启动。中央纪委参加督导,各省市县纪委成立由纪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惩腐打伞”领导小组,与政法机关联动对接,建立线索双向移送和协同查办案件协作配合机制,实现扫黑打“伞”同频共振。

  拔除“保护伞”的过程,就是提振人民信心的过程。各级纪委监委把扫黑除恶与反腐结合起来,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2018年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1.4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万余人,移送司法机关1899人,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的期待。

  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把管党治党责任压实到最基层。督导是抓落实的重要环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地方开展现场督导,对民愤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时办结,对工作推动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及时约谈、督查问责。

  各省区市党委纪委把惩治基层腐败问题牢牢抓在手上,因地制宜、精准施治,强化监督检查、督查督办。云南省纪委开发使用监督执纪问责“五级联动”监督平台,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层层压实责任。

  市县党委纪委坚决落实工作责任制,亲力亲为抓,深入县乡检查督查,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决不放过。江西上犹县开展“进百村访千户”专项排查,沉到一线收集问题线索,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各级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对查结的问题线索进行抽查复核,对失职失责的从严问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部署时,既讲“干什么”,又讲“怎么干”,聚焦问题、压实责任,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纪检监察大量工作,本质上是调查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情况、切实解决问题。2019年,脱贫攻坚将进入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推进一年后将迎来“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期,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也面临新的形势。

  群众所忧所盼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化调查研究,分类别、分层次研判,找准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高度关注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注重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深挖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坚决清除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腐败分子,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干预和阻挠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严肃查处“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

  坚持分类解决、逐项推进,从具体人具体事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那些群众反映强烈、本地表现突出的问题。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在部署2019年任务时,明确提出“强化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分类解决、逐项推进”。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强化问题导向,既抓面上的问题、也抓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既注重解决新发生问题,也要防止老问题反弹反复。要坚持分类推进,逐项推进,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具体实际,把握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精准施策,一类一类抓,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坚持标本兼治,营造让老百姓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良好环境。标本兼治是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既要惩治、震慑、遏制,又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次全会工作报告部署2019年任务第一条,就是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中明确要求,主动接受教育,改造主观世界,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结合职能职责和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增强党性修养和群众观念,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

  民风社风是土壤、是风向标,影响党风。推进移风易俗,挖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有利于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福州市长乐区曾有“谁办婚丧喜庆谁送钱”的风俗,第一道菜就要上一盘红包,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但却无力抗拒、无力解决。福建省纪委监委开展坚决治理,以正风肃纪推动遏制了陈规陋习。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作用,不断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以良好民风滋养党风。

  坚持群众身边问题要靠群众身边的党组织去解决,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一些农村地区“小官大贪”、集体腐败“窝案”频发的背后,或是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员干部管理松懈,或是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权力被“一霸手”或宗族势力把控。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能仅靠上级督办,关键要靠群众身边的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特别是支部书记、共产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共同致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要坚持有“老虎”打“老虎”,有“苍蝇”拍“苍蝇”,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持续发力,以坚决有力的行动赢得人民拥护支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胡晓 张琰)

 

 

【返回】